[中級山] 傳說中的天狗岩與海鼠山駐在所

2015年有一則新聞,山友無意間找到日治時期大正年間(1912至1926年)出刊的繪葉書《斷崖上的蕃人》註記「花蓮港廳下名物天狗岩」⋯。因為這則消息,我才注意到海鼠山一帶原來有這麼豐富的日軍駐軍歷史和部落遺跡,喊了無數次想去拜訪,不斷的開團又倒團,這次終於成行,不過⋯這條路線實在太少人走,比人高的芒草海和蕨海,非常吃找路的功力和經驗,不適合新手喔!

天狗岩,就是這顆石頭催化了我對這座山的興趣
歷史豐富 ★★★★★
芒草高度 ★★★★☆
危險地形 ★★
找路功力 ★★★★★
綜合靠北 ★★★★

日期:2019.03.16-17
人員:小朱(領隊)、秋妤(找路)、靜靜、盈璇、紹亦、Monkey、Joy(紀錄)
男女比:2:5
老新比:0:7

預計行程

D1 合流營地停車場→綠水合流步道→合流台地(合流駐在所、蕃童教育所遺址)→碎石坡→牧水山前大鋼牙(太魯閣峽谷最佳展望)→牧水山三角點→忠魂碑→牧水社駁坎石牆→浮築橋(警備道日治工法駁坎)→陡上→天狗岩→跑馬場→海鼠山駐在所遺址(營地)

D2 營地→探索海鼠山駐在所→道路建設紀念碑→墓碑遺址→跑馬場→天狗岩索道頭線下山→回到合流營地停車場

實際行程

D1 陰,出發前天氣預報其實很不穩定,但大家還是決定衝一波賭人品,幸好雲沒有很厚。從合流到牧水山路跡上算清楚,但過了牧水山之後,路跡不清,需要一直找路和定位。

07:00 花蓮火車站集合,自駕+計程車(車錢900元)一台前往合流露營區停車場。

08:10 到達合流停車場,整裝。

08:30 往綠水合流步道登山口(距離停車場約一分鐘),步道寬又平,當熱身慢慢走。

08:35 岔路,左手邊是綠水合流步道,右手邊有一個明顯的芒草小路(入口沒有布條,要仔細看一下),續行小路。

08:45 番童教育所大門(在正路的右手邊),腹地很大,台階和圍籬砌石仍清楚可見。
番童教育所,右側門柱有人在上面亂刻字,超怒!

08:58 帆船石,林間的大石變得很多,路線變陡。從這邊到牧水山的路還算多人走,偶爾可見太魯閣登山隊的布條。

09:15 小朱覺得正路下面的森林不太對勁,遂丟包下去看看,意外發現紀錄上沒有的超大型駁坎群。共三層駁坎,每一層都比人還高,寬度目測超過二十米。小朱說可能是之前史料上的美軍戰俘營,待確認。四處搜尋後發現一顆花蓮農場的基石和一個大灶,盡頭邊坡則可看到下方的中橫公路。
紀錄上沒看到的大型駁坎群
隨便一層都比人高,而且是整趟行程中看到的最大狀態又維持最好的駁坎群
中橫公路

09:55 離開駁坎群,回到正路。

09:58 發現廢產道的路緣基石,道路盡頭已斷,清楚可見底下的荖西溪。

10:10 從樹林進入岩稜,展望很棒。看到突出的巨石後要左轉,沿著碎石坡邊緣橫渡進樹林。
爬上岩稜後,會看到一顆正上方大石,隨即左轉橫渡進樹林
這顆大石也是很好的拍照點

橫渡之後進樹林

10:25 攀上三米拉繩後小休,順便欣賞森林中屬於春天的新綠。
大鋼牙
十米拉繩,相較於後面要走的芒草地形,這邊真的只能算一片蛋糕

10:50 很陡的十米拉繩,只能一個一個慢慢上。

11:30 樹林中發現一個看起來很呆的綠色摩艾像。(太可愛了,順便幫它紀錄一下XD
綠色摩艾像

11:38 石洞

11:42 大駁坎(依照紀錄此處為分遣所)

11:50 三岔路

11:53 牧水山三角點,旁邊也有一處小駁坎。

12:05 回到三岔路

12:10 忠魂碑,巨石左下方有斷了的砲兵墓碑。
忠魂碑
故陸軍砲兵上等兵木村秀之墓
分遣所的大駁坎,往上還有好幾層,可惜密林重重

12:13 分遣所大駁坎,午餐。

12:50 出發

12:55 大約一米寬的浮築橋,過浮築橋後會進入一片寬稜,帶頭的秋妤姐路感超好,幾乎沒怎麼浪費時間找路。
腳下踩著浮築橋
浮築橋:為了通過低窪地,預防積水難行,用石塊精心砌高的步道,非常耗工費時...

秋妤姐,這次靠她的找路功力,我們省下不少時間

13:05 穿過一小片漂亮的九穹林。布條很少,要仔細看路。

13:50 進入比人高的芒草海區,看起來前陣子有人砍過路,但是芒草仍舊超多,而且超陡,手臂被割的亂七八糟囧。
看起來最近應該是有人來砍路,不然鑽芒草海真的超累

14:15 離開芒草區,橫渡山壁後再繼續陡上。(反正從芒草區開始就是一直陡上、不斷陡上、靠北陡上)

14:45 最後一段拉繩,終於爬上海鼠山稜線,爆累!休息!
夥伴演很大~最後一段拉繩,上來之後就接上海鼠山稜線了

天狗岩就在上稜之後的左手樹林間
就是這張圖片,日治時期大正年間(1912至1926年)出刊的繪葉書,《斷崖上的蕃人》註記「花蓮港廳下名物天狗岩」
天狗岩上展望超好,畫面中間的小丘就是剛剛走上來的牧水山,左下方還可看到中橫上的慈母橋

14:50 輕裝去看旁邊的天狗岩!大家花了半小時瘋狂拍照XD 從天狗岩上可以清楚看到牧水山往海鼠山的稜線,超佩服自己的啦!

15:30 出發,往東北方向續行,接下來的路都沒有爬坡,輕鬆多了。

15:45 一整片開闊的蕨類海(跑馬場),第一次走在幾乎快要跟人一樣高的蕨類海中。
跑馬場,如今已經變成一大片蕨類海了

16:00 從蕨海進樹林,這邊先下大背,離開正路往東找紀錄上的日本陸軍墓碑。
陸軍步兵一等兵米倉八十八

大正三年六月三十日於タビト戰死
註:大正三年(1914年),也是太魯閣戰爭的那一年,設立於這個時間地點的墓碑,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場戰爭。

タビト:天祥舊名。塔比多部落是太魯閣族的古部落之一,在太魯閣族語中是「山棕」的意思,因昔日此地有大片山棕而得名,中橫公路開闢時,政府為紀念文天祥而將「塔比多」改稱「天祥」。(謝謝文人指路幫忙解惑)(天祥的wiki介紹)

註:在米倉的墓碑的旁邊有一個很陡的邊坡,依照紀錄底下還有另一個墓碑「富田正宗」,不過因為真的太陡,沒有繩子狀況下我們不敢下去。

16:10 背包上肩,繼續去找「道路建設紀念碑」。由於不在正路上,且被濃密的箭竹海擋住,大家散開四處找。

16:30 發現「道路建設紀念碑」
道路建設紀念碑,本體很大,上面那一塊三角形的東西看不出原本造型,希望有人可以解答

建設 台灣軍經理部
建設主任者
一等主計正 佐藤忠一
技師 淺井新一
註:用碑文上的人名「淺井新一」google,原來是日本陸軍技師,而且在台北也有他的作品

壕溝,深度大概一個人蹲下去的一半

16:32 發現壕溝和駐在所駁坎,找落腳營地。分組建設營地工事和去取水。夜裡斷斷續續飄雨,但幸好都沒有持續太久。


D2 陰,本日原則上糜爛行程,各自決定是否探營地附近的駐在所遺跡。

05:30 起床。昨天連續做夢,夢到兩次被狗咬,第二次真實到爬起來看是不是真的有狗(我睡天幕),猜想是可能打擾到祂們了><

06:40 小朱、紹亦、靜靜繼續睡覺在營地糜爛,秋妤、盈璇、Monkey、Joy往北續找海中白石。走稜線路,路跡清楚很多。
稜線路,路跡很清楚,唯獨接近海中白石的時候要抓一下下切點

06:55 直接抓航跡方向左切,剛好看到海中白石在正下方。

07:00 蕨海中間的大石展望很好,可惜今天雲層有點厚,不然就可以看到遠方的太魯閣山群。海中白石真的太好拍了,混了一小時才走。
此處的最高點,天氣好的時候往西看可以看到畢祿羊頭,和奇萊

海中白石,如果背後來個大藍天就更棒了

08:00 往牛棚營地續行,由於腹地太開闊,芒草和蕨類都很密,秋妤姐超強,看了航跡方向直接就帶大家鑽草叢。由於這邊都沒有布條,路跡踏得很亂,我們也不一定都走在航跡上,反正只要是看起來好鑽的草叢,衝就對了。
從海中白石往牛棚營地的路上就是一直鑽蕨類或芒草叢

08:15 芒草叢間的涓涓細流

08:19 樹下清澈溪水,這也是昨天大家取水的地方。
認清這棵樹,樹底下有穩定水源(但牛棚營地的水源更大管)

08:20 小營地4T*2

08:27 營地4T*5,但遠處的樹上有一個大蜂窩,眾人小聲快步通過。

08:30 牛棚營地,營地旁邊樹下有清澈溪水,是目前看到的水源中最大的,營地也不像紀錄上那麼潮濕。營地上除了牛角石堆和石臼沒看到其他特別的東西,遂回程往駐在所。
牛棚營地

牛棚營地附近的水源
陸軍步兵之墓
回駐在所的路上,蠻多四散的酒瓶和碎玻璃,但沒有實際看到有日文的瓶子

08:40 回程路上看到不少舊時遺跡,兩座陸軍步兵墓碑、大鐵爐、很長的鐵管、水槽和酒瓶等。

08:50 回到營地和糜爛組會合,收帳整理營地。

09:50 回程,往天狗岩方向,從海鼠山西南稜線(索道頭)下山。

10:00 蕨海跑馬場

10:22 天狗岩,往西南續行。

10:55 游箭竹海。跟昨天的跑馬場路跡相比,這邊都算清楚的了(遠目

11:00 索道頭牽引機具
仔細在附近找找,還可以看到遺留下來的鐵索
11:20 駁坎。
註:此處看到駁坎時差不多是稜末,要開始注意找右轉(西北方)的路。

11:25 走到沒路,才發現錯過轉彎點了,遂直接抓方向硬切西北方離開稜線。

11:35 走迷後接回正路。
找不到路的時候,我們都是抓方向直接切

11:40 遇一開闊地,四周又出現很多駁坎,休息午餐。(紀錄上說這邊是一個分遣所)午餐後大家各自在附近探索,靜靜找到一個黑色小瓶子和一般的酒瓶很不同,瓶底寫著「尚美堂」。

12:30 出發

13:00 發現一個小型駁坎群,不確定是分遣所還是部落,遠處可以看到天祥遊客中心。此處我們已經偏離航跡,但又找不到正路,由於離綠水步道已經非常近,直接抓方向衝出去。

註:離開稜線之後的路跡非常不清楚,又甚少布條,需要一直定位抓方向

13:20 接上綠水步道,丟包,往北走看黑馬揚社遺跡。簡單看一下就回頭了,草太高沒人想爬上去XD

13:32 紀錄上從步道的左下方下切可以看到一個分遣所,走下去約五米就撤退了,草超密的!!!

14:10 陀優恩社,駁坎已經看膩了,大家一樣簡單看一下就又回到綠水步道上,跟無止盡的下坡樓梯拼了。
綠水步道上有一個很棒的展望點,回頭看昨天走過的稜線,光這一小段,就花了我們三個小時囧m

15:00 綠水步道口,往右是文山步道,往左是合流步道。因為要去看弔靈碑,所以我們往左。
綠水-合流步道,前身為合歡越嶺古道的一部分
此處也有小錐麓的稱號,雖然不若錐麓壯觀,但更平易近人
15:05 吊橋

15:30 弔靈碑,本次行程最後一個想看景點。
弔靈碑

15:36 合流步道與牧水山登山口三岔路,這邊開始就和D1路程重疊了。

15:40 合流步道口,行程結束。
回到原點了,右手邊草叢就是往牧水山的登山口,左手則是合流步道

小時候,我的歷史課學的是一堆不著邊際和被美化的中國史,直到高二遇到一位很特別的公民老師,她從來不用課本授課,而是帶了一堆紀錄片和雜誌讓我們看,那時我才知道美麗島、鄭南榕、四六和盧正等課本不會出現的事件。然而,開始爬山聽到原住民的部落故事後,更深深覺得,原來我對自己的土地是這麼的陌生,原住民對我來說不再是小時候九族文化村那些唱歌跳舞的表演,而是努力和森林共生的大自然的一份子。走進這些有歷史故事的山,很像是一個解謎的過程,我總會想是怎樣的原因它出現在這邊,以前的人又是怎樣的心情生活在這邊,而且事後拿著航跡對照古地圖時,更是一種成就感,況且在這探索的過程中,你會對這片土地越來越有情感,如此,才會真的愛護它,而不是以一種消費的心態對待它。

儘管我還是不熟悉,但真心感謝每次上山的機會,也謝謝山神每次都讓大家平安下山,下次山上見囉!
謝謝本次同行的夥伴們,你們是最棒的!

紀錄參考:
A. 106年漫步海鼠山(這個是伍元老師的團)
B. 伍元老師的海鼠山警備道巡行
C. 今年一月Miso和小K也有上山踏查,感謝她們的資訊分享

裝備建議:
除了一般的過夜裝備,手套和刀不可少,而且必穿長袖!(我兩個手腕都被芒草割到像自虐的瘋子ㄧ樣囧)

後記:
謝謝小朱開團讓我圓夢,選在生日時上山,理所當然的把願望用在祈求山神給予一個適當的天氣並平安下山,這真是今年最棒的生日禮物了!不過這段路線的相關紀錄實在不多,實際探訪後發現山裡的各種遺跡,不管是駐在所、部落或生活痕跡都尚待來人發覺解析,順手整理一些其他前輩對這條路線的紀錄,希望來日有機會可以改從蓮花池上山探訪。
陳志強醫師的FB紀錄,這邊有很多海鼠山的舊照片
海鼠跨年去
八八九四高地之謎

同場加映,朱大人的海鼠歷史小教室

紅色為這次O型行徑路線,藍色為下次計劃路線,大至上就是從蓮花池-西卡拉罕-巴奇干越過海鼠山-海鼠山駐在所,再越過沿警備道直下西卡拉罕溪O型回到蓮花池,完成海鼠四路與警備道,可以看到日治地形圖上,海鼠山四通八達的路線上,黑色線就是當時的警備道。
日治五萬分之一地形圖(陸軍測量部),紅色為這次O型行徑路線,藍色...希望有機會也能去拜訪

留言

Unknown寫道…
時空背景不同,日據時代也不是你可以存活的年代,只是湊巧你先人的維維諾諾讓你苟延殘喘活下來當順民,話說資料不錯
yann寫道…
謝謝分享,有身歷其境的感覺。
Unknown寫道…
棒,這才是野爬山啊!
Emma寫道…
謝謝您的分享,好幾篇都讓我感動。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