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地人的台北舊城區小旅行

我很喜歡看歷史建築,一個保存得宜的房子,不只乘載了居住其中的人們的情感,更實際體現了那個地區世代的歷史演化過程。而大部分的現代發達城市都長得大同小異,往往令人乏味,在台北生活這麼多年,除了那些逛到爛的夜市和夏天用來躲太陽的百貨公司,近年來我也不斷往郊區,往山上跑。但是,對於這個城市的歷史,卻貧乏的可憐,自從2016年台北市拆除北門附近的忠孝橋引道後,這棟一百年多年歷史的城門重新贏取大家的目光,所以只要有機會到那附近,我都會順道去看看。



昨天意外發現原來北門附近的已重新規劃出一個廣場,只不過下午三點要在街頭閒晃,就算沒中暑也會融化成一攤油水(因為胖啊~),只好到轉角的咖啡店先躲一下。

MKCR (Mountain Kids Coffee Roaster)
山小孩咖啡


坦白說,我完全是因為名字走進來的,畢竟身為一個不專業的登山咖,看到各種跟山有關的地方我都很好奇,雖然店內擺設、菜單設計和山都沒有關係,不過,這間店的二樓窗景真的很棒,餐點也很不錯。

桂花釀咖啡拿鐵、芋頭慕斯(甜點依當日狀況供應)

北門附近店家的招牌和街景很明顯有經過整頓,小時候因為補習常常在這邊活動,到處都是招牌,騎樓下則聚集了各種攤販,重新規劃之後,屬於原本建築物古樸的門面重現天日,少了那些廣告招牌、政令宣導的跑馬燈,台北也是很美的。

台北北門郵局,改建於日治昭和5年(1930年)
北門(承恩門)周邊設置了很多城門建築歷史和早期舊城區地圖的指示牌,不過走過看過就忘記,如果有實際的地圖可以按圖索驥看看古今的轉變應該會更有趣。
北門,建於清光緒十年(1884年)

整頓後的相機街

撫臺街洋樓,建於日本明治43年(1910年)

意外發現北門周遭也有社區營照計劃,將原本的台式美學的廣告招牌換掉,並保留原本的手寫招牌。但是右側的噴漆藝術我就不太懂了:P




隨著經濟重心轉移,從 艋舺、西區、東區到現在的信義區,舊的地方逐漸沒落凋零,尤其舊城區最為可惜,幸好這幾年來台北有很多各式各樣的導覽活動,「台北城市散步」、「街遊」都提供了不同視角讓大家認識台北,昨天因為在舊城區亂晃,發現撫臺街洋樓也推出一系列臺北建城記的活動,除了藝文沙龍、講座,還有我個人最喜歡的走讀。

對老台北有興趣的朋友,一起來聽城市的歷史,跟著導覽老師走進那些平常我們忽略的小巷子,抬頭看看這些老房子吧。

(不定期更新)

留言

熱門文章